古縣,古縣在哪里,古縣在哪個省
古縣在哪里?古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古縣在哪個省?
古縣旅游,古縣在哪里,怎么走?
古縣,隸屬山西省臨汾市。位于臨汾市東北部,太岳山南麓,汾河、澗河中上游,東與安澤毗鄰,西與洪洞接壤,南與堯都、浮山相參,北與霍州、沁源交界。古縣全縣轄4鎮3鄉,6個社區73個行政村,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
古縣介紹
古縣位于山西南部,臨汾東北。東與安澤接壤,西和洪洞相鄰,北接沁源、霍州,南臨浮山、臨汾。總面積1193平方公里。轄 4鎮 6鄉。人口 7.92萬,縣政府駐城關鎮。 古縣即古之岳陽。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設安澤。隋大業二年改稱岳陽縣,以霍岳山之南而得名。后移西赤壁。
古縣是藺相如的故里,有三合牡丹景區等著名景點和熱留關帝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縣縣城獲評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2019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古縣退出貧困縣。2020年11月,古縣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uploads/litimg/20250110031801_11939.jpg)
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設縣,取安吉、澤泉兩村名之首字,命名為安澤;隋大業二年改稱岳陽縣,以霍岳山之南而得名;民國三年改名安澤,縣城仍設在古縣舊城(今岳陽鎮城關村);1971年8月,從安澤縣劃出七鄉、浮山縣劃出三鄉,并為現今的古縣。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里就有人類居住、繁衍;上古時期曾是大禹治水之地;戰國名相藺相如就出生在這里;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是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區黨政軍機關駐扎地,朱德、劉少奇、鄧小平、薄一波、陳賡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紅色文化代代相傳;這里是著名藝術家趙子岳的故里。
氣候宜人,風光秀麗。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氣溫回升快,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干旱。春溫高于秋溫,秋雨多于春雨,降雨集中在7、8、9三個月,年平均降雨量558.5毫米,冬、春季多西北風,夏、秋季多東南風,年平均氣溫11.8度。
交通便捷,路網密集。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035.015公里,長臨高速公路境內長24.272公里,黎霍高速公路境內長22.3公里。按技術等級劃分:一級公路15.864公里,二級公路109.965公里,三級公路124.552公里,四級公路760.362公里。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道境內長121.582公里,縣道73.268公里,鄉道282.402公里,村道557.763公里,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率100%。公路密度達到85.82公里/百平方千米。鐵路36公里(中南鐵路)。
古縣建置沿革
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528年),境內建縣,取安吉、澤泉兩村名之首字,命名為安澤縣,縣治置于安吉之南、澤泉之北的古岳村(今古縣古陽鎮古陽村),屬義寧郡管轄。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安澤縣劃歸沁州。
隋大業二年(606年),改名為岳陽縣,隸屬臨汾郡,縣治移往西赤壁(今古縣舊縣鎮舊縣村)。
唐武德二年(619年)移治東池堡(今古縣南垣鄉東池村),貞觀六年(632年),移治岳陽城(今古縣岳陽鎮城關村),歸晉州。
五代時期,岳陽縣改屬臨汾郡。
宋,屬晉州。
元至正二年(1342年),并冀氏、和川入岳陽,三縣合并為岳陽縣。至正四年,改名為冀氏縣,移治今安澤縣冀氏。至正十三年,仍復名岳陽,移治岳陽城,隸屬平陽府。
1914年,岳陽縣又改名為安澤縣,仍治岳陽,屬河東道。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1年),曾分設安澤、岳陽、冀氏三縣。1938年,移縣城于和川。1940年,于辛佛村設岳陽縣。1942年4月,并三縣為安澤縣,治義井村,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區。
1949年,治和川,歸晉南地區。
1951年5月,移治府城,歸臨汾地區。
1971年,分置,縣城建于老城關鎮以南的灣里、張家溝村之間。
1971年8月,從安澤縣劃出七鄉、浮山縣劃出三鄉,并為古縣,屬臨汾地區行政公署,建治于岳陽(今古縣岳陽鎮城關村)。
1973年,在岳陽鎮張家溝、灣里兩村之間建成新縣城。
古縣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古縣轄4個鎮(北平鎮、古陽鎮、岳陽鎮、舊縣鎮)和3個鄉(石壁鄉、永樂鄉、南垣鄉),共有111個行政村,1011個自然村,縣政府駐岳陽鎮。
2021年5月6日,撤銷石壁鄉、永樂鄉,設立三合鎮。
古縣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古縣地理位置為東經111°47′45″~112°11′10″,北緯36°2′30″~36°35′35″,境域南北長56.85千米,東西寬20.05千米。東與安澤毗鄰,西與洪洞接壤,南與堯都、浮山相參,北與霍州、沁源交界。縣城距臨汾市所在地60千米,距省會太原290千米,距首都北京860千米。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
地質
古縣地質由太古界霍縣群,中元古界長城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疊系,中生界三疊系、侏羅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構成。
地貌
古縣地處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邊緣,太岳山隆起的東南部,屬太岳山經向構造帶與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境內山脈連綿,溝壑縱橫,地形復雜,屬太岳山系。由靈空山入境向南延伸為太岳山,向東南延伸為烏嶺山,“V”字形環抱全縣,呈“寶葫蘆”狀。境內嶺梁峁溝谷河溪連綿重疊,地形復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346.8米,位于西北部霍山主峰老爺頂,最低海拔590米,位于西南部澗河灘。
氣候
古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氣溫回升快,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干燥。
古縣旅游景點
名鎮古岳陽
隋開皇二年建城于此,唐貞觀六年由東池堡移治,名岳陽縣,屬晉州(臨汾金殿),宋金時屬平陽府。元至正四年(1344年)移冀氏,十三年(1353年)尋復,屬河東道。一九三八年七月一日移治和川。一九七一年古縣建治此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古縣移治新城。
三合牡丹景區
古縣三合牡丹景區開發主要源于三合村一株1300多年的野生白牡丹。這株白牡丹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野生單株白牡丹。其枝干已木質化,株高2.3米,花冠直徑5.6米,冠幅超過33平方米,叢圍16米,一般在每年“五一”前后開花,被中國牡丹協會鑒定為“天下第一牡丹”。截至2007年,古縣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牡丹花會。
熱留關帝廟
據碑文記載,熱留關帝廟創建于宋,后世屢有修葺。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現存建筑有山門、戲臺、獻殿、正殿及東西廊房,占地約1220平方米。正殿為廟內主體建筑,面寬七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柱頭斗栱六鋪作。屋頂琉璃剪邊,菱形方心,殿內采用減柱造,六椽栿直通前后檐外,元代手法顯著。熱留關帝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陽凌云洞
位于縣北30千米的古陽鎮凌云村附近,為天然石灰巖洞。高可容人,寬達三尺,又稱神仙洞。相傳洞有一牛,聞外牛至,即出與斗。外牛不能敵。往往顛仆牧人,遂之則返入洞中。以故,牧牛者不敢至其處。有一新牧童誤至,洞牛出。群牛中有紅牛,力與抵觸。牛返走,紅牛逐之。牧童恐牛失,摯尾相叢,人牛俱入洞中。村人偵知操兵燃炬以跡之入洞,約行二三里,聞水聲洶涌,以炬照之,則大水南流。上有橫木板,寬僅尺許,朽腐已久。板端童履牛蹤尚存。以足踏板,顫顫若懸空之繩,無敢登者,遂返,以石壘其口。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5171.html
古縣在哪里?古縣屬于哪個省?古縣在哪個省?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古縣,古縣在哪里,古縣屬于哪個省?古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