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三清宮,三清山三清宮在哪里,三清山三清宮在哪個省
三清山三清宮在哪里?三清山三清宮屬于哪個省哪個市?三清山三清宮在哪個省?
三清山三清宮旅游,三清山三清宮在哪里,怎么走?
三清宮位于世界自然遺產----中國江西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側九龍山口的龜背石上,海拔1533米,是三清山道教的標志性建筑。三清宮東倚聚仙臺,南靠九龍山,西鄰演教殿,北踞龜背石,占據了三清福地藏風聚水的最佳風水寶地。 以三清宮之名命名的三清宮景區是三清山厚重人文景觀的薈萃福地,也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的“露天博物館”。
三清宮景區簡介
三清宮景區平均海拔約1500多米,范圍南至“九天應元府”,北至“風門”,東至“東海岸”北接口,西至涵星池邊“西海岸”。三清山自晉朝葛洪開山以來歷時迄今1600多年,道教歷史源遠流長,共有宮、觀、殿、府、坊、泉 、池、橋、墓、臺、塔等三清山石刻古建筑及石雕260多處。這些古建筑及石刻依據“先天八卦圖式”和“后天八卦圖式”交相融合精巧布局,是研究我國道教古建筑設計布局的獨特典范。
三清山三清宮
三清宮簡史
相傳東晉年間(公元326-334,或357-361)葛洪與李尚書“結廬煉丹”修道于三清山。唐建老子宮觀,舊址在丹井北邊,坐北朝南,稱三清福地;“宋乾道六年(1170)王霖捐資重建三清觀殿宇,供奉三清尊神,后因世亂,觀廢址毀”;元建三清觀,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君、李尚書、金童、玉女及潘元帥像等;明景泰至天順年間(1450-1464)王祐、詹碧云上山重修擴建后,改稱三清宮;清嘉慶癸酉年(1813年)毀于大火,玉山、德興兩縣方士化緣重建,但規模遠不及從前。現三清宮為明代所建,坐南朝北,前殿后閣,左右廂房,兩層兩進。前殿高5.38米,后閣比前殿地基高2.3米,殿寬10.4米,進深19.82米,兩殿總面積206平方米。包括附屬建筑,占地總面積1750平方米。整個殿內梁、柱、墻、池、門以花崗巖琢磨鋪造為主,鑲嵌得嚴絲密縫,是古代建筑藝術的精品之一。宮門上方懸掛清同治八年(1869)立“三清福地”匾額一塊。
三清宮得名
三清宮因前殿供奉道教三位尊神——清微天玉清境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居中位,手執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混沌狀態時的無極);禹余天上清境靈寶天尊(又稱天寶君,居元始天尊左側位,手執如意之象,或半黑半白的“陰陽鏡”,象征剛從無極狀態中衍生出來的“太極”);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居元始天尊右側位,手執羽扇,象征由太極分化出的天地或陰陽“兩儀”),故名。
三清宮及石刻楹聯介紹
三清宮后閣為觀音堂,供奉佛教十八羅漢等神像。前殿和后閣之間以十三級臺階相連接,象征腳踏十三行省。俗有“腳踏十三階,吉吉福壽連”之說。閣內有聯云:“三清殿內大闡慈悲之教,妙法堂中廣開普濟之門。”原左右廂房已毀,殿頂已非舊制,殿內三清神像為20世紀90年代所塑。2006年5月1日重新修峻開放。前后大殿石柱為明代原物遺留。三清尊神兩邊花崗巖大石柱上鐫刻楹聯云:“三天無極存道氣于玉清上清太清,一統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萬世。”宮殿正門石刻楹聯:“殿開白晝風來掃,門到黃昏云自封”,道出了仙境福地風拂云繞,虛幻縹緲的景象。
三清宮殿前是一塊花崗巖鋪地的平臺,平臺北側置石香爐和石香亭,香爐基座四腳石雕螭頭。殿前東側置惜字亭。殿開三門,正中大門外設臺階五級,階下殿檐滴水處建長方形水池一方,阻礙于大門之前,古名“龍泉池”。池橫長2.8米,寬1.3米,深0.25米。池內置石香盆一座,正面刻“清靜”二字,西側刻“嘗”字,東側刻“矣”字。池西南角地底石雕有潛龍頭一尊,龍頭東前方石香盆基座上刻“火龍珠”圖紋一幅,緊靠龍頭南邊池底是陰溝排水口,雨天有水從中溢出將龍頭浸漫,今稱之為“階下囚龍池”。平臺北面正中為三清宮石牌坊,牌坊前是靈官殿、魁星殿。以上文物造型古樸,線條優美,雕工精湛。
三清宮建筑和布局充滿玄虛神奇色彩。正殿供奉道教三清三位尊神,后殿供奉觀音及十八羅漢,道佛和諧相處,共為同一殿堂,有別于其他道教名山佛道不相容的格局,體現了三清山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博大胸懷。
前殿內大柱石刻楹聯:“三天無極存道氣於玉清上清太清,一統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萬世。”相傳為明建文帝藏隱于三清山任三清宮住持時親筆題撰。從看似矛盾的聯語中可以看出,建文帝雖遁入清靜空虛之門,但仍然難以完全斷絕紅塵世俗之念,寄希望于三清尊神保佑大明皇位傳承千秋萬世。而宮殿正門楹聯“殿開白晝風來掃,門到黃昏云自封”,與朱元璋龍興之地鳳陽龍興寺內的一副對聯:“廟內無僧風掃地,寺中少燈月照明”有異聯同義,相承繼襲之妙,為祖孫兩人一個前,一個后,同入佛、道空靈清靜之門的無奈經歷留下了意味深長的注解和佐證。
三清宮牌坊
三清山三清宮大門前方建有牌坊一座,名叫三清宮牌坊。三清宮牌坊位于三清宮北前方15米、靈官殿與魁星殿甬道之南約2米處。因牌坊上部額枋之間鑲嵌的青石板橫匾兩面刻有明代景泰年間兵部尚書、浙江鎮守孫原貞(1388-1474)書“三清宮”三個正楷大字,故名三清宮牌坊。
三清宮牌坊全部用花崗巖鑿制而成。牌坊頂蓋由兩塊整石構成懸山頂形式,上面鑿有象征性的瓦垅,無溝頭滴水,頂上正脊用刻花魚龍大吻,正中置放了個寶葫蘆。整個造型小巧玲瓏,莊重華美,是道教仿儒家孔府等建置,在門前置牌坊,以壯聲威的建制。牌坊兩邊方形石柱的底座寬1.25米,石柱之間寬2.74米,高4.04米。兩根方形石柱內側相對鐫刻:“天顏咫尺登壇皆俯首之恭,云路迢遙入門盡鞠躬之敬”對聯;石柱北側兩邊刻:“左右靈官監察正法無情,上下信士朝奉誠心有感”楹聯;石柱南側兩邊刻:“登殿步虛升太虛上之無上,入門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楹聯。上方青石板橫匾兩頭分別刻有“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孫原貞書”、“大明景泰七年龍集丙子九月吉日開山德興延溪帽峰費隱永祦王祐玄正立”數行小字。今據石刻,三清宮重建開工始于明景泰七年九月即公元1456年九月;竣工于天順三年(1459)。
三清宮景區簡介
三清宮景區位于三清山的北部,是三清山人文景觀的集萃地,也是道教古建筑群的“露天博物館”,景區上至“九天應之府”下至“風門”景區平均海拔約1530米,三清宮景區有1600多年的道教歷史,源遠流長,共有觀、殿、府、坊、泉 、池、橋、墓、臺、塔等230多處古建筑及文物。這些古建筑及文物依據“先天八卦圖式”精巧布局,是研究我國道教古建筑設計布局的寶地。
三清宮景區游覽重點
三清宮是三清山人文景觀集中的旅游景區,只有游覽三清宮,才能發現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清宮景區古建筑群的“先天八卦”布局方式非常值得細細玩味,它是整個布局的核心,其它建筑圍繞這個核心往八方輻射,各占一卦的位置。三清宮景區的景點造型設計非常特 別。這里的建筑規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卻有很高的造詣。風雷塔的設計、龍虎殿的選址等,都體現了道家“道法自然”的運用和對“天人合一”的追求。人文、自然景觀渾然交融,不分彼此。
三清宮景區景點推薦
風門、清都吊橋、眾妙千步門、沖虛百步門、天門華表、天門牌坊、風雷塔 、丹井 、王祜墓、詹碧云藏竹之所、龍虎殿、飛仙臺、三清宮、流霞池、華蓋松、九天應元府
三清宮景區體力分配
三清宮景區是消耗體力較少的景區,中心位置的三清福地是一個高山小盆地,高低落差較小,主要的古建筑相對較集中,故游三清宮景區較輕松,只需 1小時左右的游覽時間。游覽三清宮可以持著一份悠閑的心境,慢慢體會。很多游客喜歡靠著風雷塔及其它建筑攝影 留念,這不僅很危險(因為風雷塔建在危崖之上),而且對于古建筑的保護不利,建議游客遠觀為妙。
三清宮景區最佳游覽時間
三清宮景區是人文景觀集萃地,不受天氣的影響,故游三清宮景區在時間的選擇上非常自由。一般游客會將西海岸、三清宮、玉京峰景區聯在一起游覽。三清宮景區在風門處往右拐可轉去西華臺景區,到九天應元府往南走可至玉京峰景區,在涵星池畔往南可連接西海岸景區。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569.html
三清山三清宮在哪里?三清山三清宮屬于哪個省?三清山三清宮在哪個省?
相關三清山三清宮,三清山三清宮在哪里,三清山三清宮屬于哪個省?三清山三清宮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