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土樓,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福建永定土樓在哪個省
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福建永定土樓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福建永定土樓在哪個省?
福建永定土樓旅游,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怎么走?
永定土樓,即永定客家土樓,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永定區,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約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樓近3000座。
永定土樓,分五鳳樓、方樓和圓樓三大種類。永定土樓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種功能,通風和采光良好,冬暖夏涼。永定土樓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在永定土樓內,還保持著客家人聚族同樓而居的生活模式。福建土樓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土樓也被譽為“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博物館”。
永定土樓簡介
永定土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我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巖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
福建永定土樓圖片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奇葩,是東方血緣倫理關系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史實證明,它是客家人從黃河流域輾轉遷徙到閩西之后將遠古生土建筑藝術發揚光大并推向極致的特殊產物,是客家智慧的結晶。土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筑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
永定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在永定區域內現存有23000多座土樓,建于清朝以前的8000多座,被譽為“福建土樓之都”。無論是數量、品質、組群、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等方面,永定客家土樓都有獨特優勢。永定客家土樓的建筑一直延續至今,并且在歷史上隨著人口的向外遷徙而輻射到南靖、平和、新羅、上杭等鄰近諸縣、區,包括非客家地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鄭孝燮經考察提出:土樓的根在永定,其他地方的土樓是枝。
永定土樓主要旅游景點介紹
1、振成樓
位于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約5000平方米,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按八卦圖形設計,每卦6間,一梯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筑有防火墻,以拱門相通。祖堂為一舞臺,臺前立有4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臺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圈成內圈,二層廊道有精致的鐵鑄欄桿。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礬舉辦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覽會上,中國的振成土樓與雍和宮、長城并列為三大建筑而名聞于世。目前振成土樓已對外開放,設有客房、餐館、浴室及衛生設備。汽車可直達該樓。
2、承啟承啟樓樓
位于永定縣古竹鄉高頭村(修改:現為永定縣高頭鄉),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1.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計400個房間。整個建筑面積為5376.17平方米。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就有承啟樓為圖案的郵票。
3、遺經樓
遺經樓----最大的方樓位于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方形土樓。外墻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樓高17米5層,是永定現有土樓中最高的樓房。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并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 中間為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就讀,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后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筑。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
4、遺經樓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樓中最為龐大者,共有房間二百六十七間,51個大小廳堂,占地五公頃,建筑面積四千余平方米,整個建筑布局規整,條理井然 ,費時七十多年,經三代人努力方建成。
5、宮殿式土樓奎聚樓----宮殿式土樓
奎聚樓位于湖坑鎮洪坑村,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后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墻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筑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6、府第式土樓
福裕樓位于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杰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占地面積7000余平方米。 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后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墻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張星炳題寫。
永定客家土樓是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它從各個方面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客家文化內涵,成為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居民建筑藝術的典范。如今,永定土樓依然保留著特有的中原遺風,凝聚著濃厚的鄉土氣息。一座座土樓,無不洋溢著深厚的客家文化和神秘的民俗風情,是廣大中外游客旅游、休閑、探秘的勝地。
永定土樓的形成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 土樓長城(永定南溪土樓群) 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征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后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筑,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筑技術推向極致。 客家是漢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戰亂和災害曾有五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歷史。一部分輾轉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筑藝術、建筑風格都積淀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為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群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
面對一座座有漫長歲月的土樓發出一聲聲驚嘆之后,人們對于“客家人如何創造神奇的土樓?”“土樓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樓人”等問題,表現出更為為濃厚的興趣。是的,永定土樓是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它不僅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而且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緊緊相連。從西晉時期起,部分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洪荒先后五次逐漸南遷到現在的閩粵贛交界山區,孕育了一支漢民族中充滿活力的民系——客家。永定則成了純客家縣。
起先,他們沿用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術,利用當地竹、木、泥、石等原料,從建造簡便的木屋土屋發展到泥墻瓦頂的土樓。為聚族而居,又逐步建成系統成熟的大型多層生土建筑。清康熙、乾隆年間,永定廣種煙草,被稱為“煙魁”的條絲煙大發展,暢銷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大批煙商大發其財,又因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仕官輩出,使永定的豪門富翁和部分民眾有了大興土木、建造規模宏偉的土樓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基礎,永定客家土樓建筑出現了其他客家地區望塵莫及的鼎盛時期。這些高大土樓因取材方便,在技術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審美價值,而輻射周邊客家地區。永定土樓作為客家土樓中最優秀的作品有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
永定土樓的特點 永定土樓千姿百態,種類繁多,分方樓圓樓兩大體系,其中有殿堂式樓、五鳳樓、長方形樓、正方形樓、三合式樓、五角樓、六角樓、八角樓、紗帽樓、走馬樓、日字形樓、曲尺形樓、吊腳樓、半月形樓、圓形樓、前圓后方樓、前方后圓樓、橢圓形樓等20多種建筑形式,永定被稱為一座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土樓博物館。在眾多的土樓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鳳樓、大的方樓和圓樓。 五鳳樓是一種“三堂兩橫式”的組合樓房,在永定比較突出的有裕隆樓、福裕樓等10多座。它們的構造特點是在中軸線上,前、中、后堂與軸線兩翼橫樓連成一體,前低后高。樓頂歇山從后到前,呈五個層次,層層迭落。屋角飛檐,形如鳥翅,所以稱五鳳樓。整樓構造體現了強烈的主次等級觀念,比一般的方樓更顯得氣勢軒昂、典雅高貴。
在各類土樓中,最令世界各地游客驚嘆的就是當地人稱為圓寨的圓形土樓。這種圓樓大部分分布在金峰溪流域的鄉鎮。圓樓外高內低,樓內有樓,環環相套,最具特色,其通風采光、抗臺風地震、防衛功能比方樓好,贏得了許多中外專家學者、文人墨客精彩紛呈的贊頌和比喻:猶如古羅馬的城堡,直指云天;猶如黑色飛碟,從天而降;猶如朦朧古月,懸于東方;猶如一座古井,永不干涸;猶如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博大精深。
永定每一座作為單體的土樓都各自形成獨特奇異的審美客體和藝術魅力。而以自然村落為單位,以圓樓為主體形成的方圓土樓群,青山懷抱,綠水環繞,田園烘托,既壯觀,又抒情,其詩情畫意和豪邁氣概,讓人留下許多遐思和無窮的想象空間。初溪土樓群由數十座土樓組成。建于1419年的單元式的集慶樓等5座圓樓與其它土樓依山勢而建,與青山、綠水、梯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神奇古樸、美麗的畫卷。被評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的湖坑鎮,土樓種類繁多,土樓群體更為壯觀。南溪土樓群錯落有致地布局在一條小河兩岸的狹長地帶,貫穿6個行政村,除環極樓、衍香樓、振福樓等圓樓外,還有長方形、正方形、八角形、橢圓形、前圓后方形等100多座大型方圓土樓。它們與秀麗的山河景色互為映襯,充分表現了樓與山水、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永定土樓的功能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小社會。客居異地的客家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給自足,而土樓的結構及功能充分滿足了這個小農經濟的特色需要。樓內的水井、廚房、倉儲、臥室、糧食加工房、柴火間、豬牛舍、廁所等設施一應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幾代同堂、合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客家人居住在土樓,見在土樓和長城差不多,是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外墻,內部是用黃木和杉木,夏可抵暑氣,冬可抵冽風,還可自動調節室內的溫度。 客家土樓防御性能比較好,一樓不開窗,樓內水井糧具備,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福建土樓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墻厚一至二米,一二層不開窗,僅有的堅固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緊急時樓內居民還可從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樓早已不再是堡壘,但那些完備而精致的防御設施,仍讓人們拍案驚奇。
永定土樓從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衛防御的堅固樓堡,土樓用土石夯筑,不用鋼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樓的大門是用十厘米厚的雜木制成,外釘鐵板,有的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圓形土樓一、二層不開窗戶,有雙層的外層開窗,除用于通風納光外,也便于狙擊入侵之敵。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臺,以便了解敵情。土樓除防范外.還有防火、防震、防獸和通風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涼,是一種特獨的建筑。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史料記載,一次震級測定為七級的地震使永定環極樓墻體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卻能自行復合。這足見土樓的堅韌。
圓形土樓是客家人居住的典范民居。圓形一般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外圈高約10多米,高三至四層,共有一二百個房間。底層是廚房和餐房,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居室。二圈兩層,均有30~50個房間。中間是祖堂。是婚喪喜慶的公用場所。樓內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設施。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588.html
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福建永定土樓屬于哪個省?福建永定土樓在哪個省?
相關福建永定土樓,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福建永定土樓屬于哪個省?福建永定土樓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