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西柏坡在哪里,西柏坡在哪個省
西柏坡在哪里?西柏坡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西柏坡在哪個省?
西柏坡旅游,西柏坡在哪里,怎么走?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故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的美譽。為我國革命圣地之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5A級景區。
西柏坡簡介
西柏坡是全國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縣中部。西柏坡,這個光耀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縣一個只有百十來戶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選定這個地方,1948年5月,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這里,使這個普通的山村成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成為中國共 產 黨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 民 黨進行戰略大決戰,創建新中國的指揮中心。從此,西柏坡以其獨特的貢獻,彪炳于中國革命史冊,豎起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西柏坡
西柏坡距華北重鎮石家莊90公里;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這里并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遷入北平;西柏坡主要建設有西柏坡紀念館,是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另有同名動畫電影,河北西柏坡影視制作中心、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聯合出品。
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嶺上翠柏蒼郁而得名。1935年,該村一位教書先生將“卜”改為“坡”,又因與“東柏卜”村相對而居,遂改名為“西柏坡村”。
西柏坡被選為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指揮中心,不僅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而且有多年來建立起來的革命基礎和政治優勢。
西柏坡主要景點介紹
1、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紀念館于1976年破土動工,鄧 小 平同志為其題寫館名。全館面積13400平方米,建筑面積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在紀念黨中央、毛主席進駐西柏坡3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舊址和紀念館同時對外開放。紀念館分上下兩層,階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環繞,順山勢建造而成。館內的陳列展覽,集聲光電現代化設施于一體,集中展現了西柏坡的歷史地位及深遠影響。
2、中共中央舊址
在中央舊址門口首先看到的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一道自色圍墻使中共中央舊址貌如當年。董必武同志舊居每天都第一個接待來訪者。四合院里有多種樹木,一叢月季使這個小院富有生機,一棵海棠樹和杏梅在收獲季節更令人向往。董老是和劉少奇、朱德等同志一起于1947年夏初來到西柏坡的。作為中國共 產 黨內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和其他中央首長一樣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睡的是農家土炕,鋪的是延安大生產時織的早已多處破損的舊毛毯。炕上放著一架引人注目的紡車。早在延安時期,董老的夫人何蓮芝就是紡織能手,曾被評為邊區的勞動英雄,到西柏坡之后,她仍堅持紡線。建國后,何蓮芝曾幾次到西柏坡,并曾重新操起這架紡車。她回憶說,董老在西柏坡有一次學紡線,顧得上拉線,卻顧不上搖紡車,紡出的線粗細不勻。當時他曾隨口吟道:“捻手巴掌握手拳,看著容易作事難。”
3、防空洞
西柏坡的防空洞全長二百三十二米,共有四個洞口。分別在毛主席舊居,劉少奇舊居后邊。七屆二中全會會址東邊。朱德舊居對面。毛澤東舊居后面山上有一個報警鐘。敵機來時便敲鐘發出警報。敵機走后,發出解除警報信號。
西柏坡,這個冀西山區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縣中部,正處于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在一片向陽的馬蹄狀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距華北重鎮石家莊僅90公里。這里交通方便,易守難攻,既適宜危機時刻向山里撤退,順利時又便于向城市進軍。
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經濟,堅實的群眾基礎,相距適中的村落分布,遂使西柏坡成為中央工委駐地的最佳選擇。西柏坡一帶村莊很多,為什么偏偏選中西柏坡作為中央工委的駐地呢?朱德總司令的秘書潘開文當時實地參加了考察和選擇,他回憶說:“我們當時是這樣考慮的:一是村子要適當集中,將來后委一些機關要來,能放得下(至于中央、毛主席來不來,誰也沒說,我們更不知道,并且那應該是以后的事);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區的聯系;三是安全問題。盡管洪子店、郭蘇、夾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標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村子較小,后邊有個小山好防空,并且離周圍村有一段距離(1公里左右),便于保密;四是住宿條件。西柏坡當時許多房子被鬼子燒了,但基礎很好,便于建設,將來住在一起比較集中,方便工作。”由此看來,西柏坡的被選中如同歷史上每個革命大本營的選擇一樣,既要著眼于眼前的戰爭的需要,又要考慮到將來事業的發展需要。西柏坡具備了這樣的條件,解放全中國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的使命,就落實到她的肩上。
經過緊張的籌備, 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當然,為了適應戰爭環境的需要,中央工委當時對外稱“工校”和“勞大”。劉少奇任校長,朱德為董事,分別稱胡校長(胡服,劉少奇化名)、朱校董。
中央工委進駐西柏坡之后,幫助晉察冀野戰軍打了四次規模較大的勝仗,殲敵6.2萬余人。其中解放石家莊戰役尤為著名。1947年10月31日,朱德參加了晉察冀野戰軍區司令部召開的旅以上干部會議,與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等共同擬定了攻打石家莊的戰略部署。11月1日,又致電聶榮臻、蕭克,要求晉察冀軍區必須充分準備好人員的補充。
8月6日至12日,在朱德總司令的周密布置下,晉察冀野戰軍殲敵2.4萬余人,勝利解放了石家莊。在總結作戰經驗教訓時,朱總司令欣然寫下了《七律·攻克石門》:“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盡滅全師收重鎮,不叫胡馬返秦關。攻堅戰術開新面,久困人民動笑顏。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
1948年3月20日,黨中央作出了移至華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決定。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率領黨中央機關由陜西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告別了生活戰斗了十三度春秋的陜北根據地,向西柏坡轉移。3月24日到達中央后委駐地——山西臨縣雙塔村。4月11日到達了晉察冀軍區駐地阜平縣城南莊。4月23日,周恩來、任弼時等同志率部分工作人員先期到達了西柏坡,黨中央與中央工委勝利會合。5月1日,黨中央在西柏坡開始辦公,中央前委、工委、后委即行撤銷。毛澤東因準備赴蘇聯談判,在阜平逗留了一段時間,5月26日到達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書記在歷時一年多的分別之后于西柏坡勝利會面了。它標志著黨中央機關勝利完成了戰略性的偉大轉移。從此,西柏坡便成了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
當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正處在重大轉折時刻,人民解放戰爭正處于戰略決戰的前夕。為爭取戰略決戰的勝利,黨中央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合并為華北解放區。9月8日至13日,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為迎接戰略大決戰作了思想上、組織上和物質上的準備。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彭真、董必武等政治局常委以及14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和10名重要工作人員出席了會議。
會場設在中央大院的兩間中灶食堂。會議根據戰略反攻的新形勢規定了黨的戰略方針和任務,以“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為中心議題,總結了以往的工作,并提出了建軍五百萬,大約五年左右(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打倒國 民 黨反動統治的戰略任務。
會議主要解決了五個問題:第一,能否用五年左右時間從根本上打倒國 民 黨?第二,打倒國 民 黨建立什么樣的國家?第三,如何加強紀律性,實現從游擊戰爭向正規化戰爭的過渡?第四,如何恢復和發展生產,保障戰爭的勝利?第五,討論了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擴大黨內民主生活,健全黨委制,訓練和準備大批新區工作干部,提高干部理論水平,以及加強工會、青年、婦女工作等問題。要求全黨全軍同志努力克服無紀律無組織狀態、地方主義和游擊主義傾向。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各中央局、分局、軍區、軍委分會及前委會向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的決議》、《中共中央關于召開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的決議》。
9月12日至翌年1月31日,黨中央指揮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華東與平原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進行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和平、津兩市;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和華北。共殲滅和改編國 民 黨軍154萬余人。基本消滅了國 民 黨主要軍事力量。
隨著戰爭形勢的迅速轉變,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了《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的決議。決議指出:1949和1950年將是中國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勝利的兩年。決議還指出,“北平解放后,必須召集第七屆第二次中央全體會議”,及“召集沒有反動派代表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政治協商會議,通過共同綱領,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組成中央人民政府”等。
3月5日至13日,中國共 產 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西柏坡勝利召開。會場設在中央大院中央機關自己蓋的職工食堂,南半部為會場,北半部為服務處,會場正面懸掛著毛主席、朱總司令的畫像和黨旗。整個會場整潔、樸素而莊嚴。周恩來和任弼時還親自檢查了會場的布置情況。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34人,候補人員19人,列席人員12人。
毛澤東主席主持了會議并作了題為《一中全會以來的形勢和任務》的重要報告。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取得這個勝利的各項方針;規定了黨在全國解放以后,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英明地指出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次會議對促進和迎接全國勝利解放,以及保證中國革命實現偉大的戰略轉變,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作了必要而充分的準備。
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由西柏坡出發,挺進北平。臨行前毛澤東把中央直屬機關干部和警衛人員召集起來,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京。他們進北京腐化了,我們共 產 黨人進北平是繼續干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共產主義。”
黨中央在西柏坡僅僅住了十個月的時間,但在中國革命史上卻留下了輝煌燦爛的篇章,迎來了如旭日東升的新中國。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岡山、瑞金、延安一樣成了中國革命的圣地。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時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時期,也是我黨民主革命過程中最成功、最輝煌的時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僅領導新民主主義取得全國勝利,而且為實現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從戰爭到建設的轉變,為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開辟了通途。西柏坡時期,毛澤東思想繼續得到豐富和發展,包括軍事思想、戰略戰術思想,特別是建立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從國情出發,走中國式的建設道路,通過建設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想,都得到了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輝煌歷史和成功經驗,鑄就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這是一種代表歷史性轉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發展的新階段,是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續和發展。西柏坡精神,不僅是我們黨,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特別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發揚光大。
2002年12月5日和6日,總書記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來到西柏坡,進行學習考察。重溫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牢記毛澤東同志當年倡導的“兩個務必”,首先從自身做起,并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為實現黨的十六大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拓進取、團結奮斗。
1950年,中央老區訪問團對西柏坡革命遺址和有關文物作出了加強保護的指示,當地黨委、政府隨即進行了革命文物的初步征集工作。1955年,河北博物館派專人到達西柏坡進行了遺址和文物的維護、整理,并聯合當地政府成立了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1956年,中共中央舊址被河北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58年因修建崗南水庫,舊址被淹沒,原有建筑和西柏坡村遷到村北的山坡。現在的復原建筑是當年西柏坡村子東頭的中央大院,總面積16440平方米。復建后的建筑,基本保持了舊址的原貌。院內建筑大致分前后兩部分。前部自東向西依次為周恩來、任弼時、毛澤東舊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中央軍委作戰指揮室)和劉少奇、董必武舊居等。后部東北角是朱德舊居。前后兩部分之間即小山包的西北方向,是“九月會議”會址、“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和中共中央接見******和平代表談判舊址等。朱德總司令在中央工委時期與劉少奇同志住的緊鄰。為迎接中共中央的到來,工委在駐地后面的山溝里為毛澤東新蓋了三間窯洞式的房子。但是毛澤東到來之后,堅持住進了任弼時西鄰一所普通的平房小院,把新窯洞讓給了年歲大的朱德同志。
進入西柏坡紀念館轄區,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陽的大門景,它告訴我們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位于停車場西側的影像資料館,建筑面積3300多平方米,集攝影、資料、娛樂于一體;氣勢宏偉的西柏坡紀念碑矗立在蒼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鄧****同志手跡;碑上鐫刻著******同志1991年9月21日參觀西柏坡時的題詞:“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碑座周圍將黨中央來到西柏坡、全國土地會議、三大戰役、七屆二中全會和赴京建國等重大歷史事件,藝術地微縮在四塊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歷史貢獻和黨在這一時期的偉大實踐活動。在紀念碑的兩側分別是中共中央舊址和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紀念館于1976年破土動工,全館面積13400平方米,建筑面積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在紀念黨中央、毛主席進駐西柏坡3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舊址和紀念館同時對外開放。紀念館分上下兩層,階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環繞,順山勢建造而成。館內的陳列展覽,集聲光電現代化設施于一體,集中展現了西柏坡的歷史地位及深遠影響。
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柏坡和井岡山、延安一樣,現在是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西柏坡,已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AAAA旅游景區。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將其譽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西柏坡旅游
西柏坡紀念館位于鎮區中心位置,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每年到這里參觀旅游的人次達50萬之多。 西柏坡距北方小桂林天桂山30公里,距佛教圣地五臺山90公里, 距避暑圣地駝梁70公里,距中山國古都遺址35公里,距溫泉療養度假村40公里,是輾赴以上旅游景點的中轉站。鎮黨委、政府借旅游業迅猛發展之勢,修建了西柏坡森林公園,栽植綠化、觀賞及各類經濟樹木180萬棵。并在公園內增辟趕考、回歸、科苑、十二生肖園等景點24個。景區內空氣清新,百鳥鳴啾,柏坡湖碧波蕩漾,帆影點點,是垂釣、劃船、度假的好去處。同時,還修建了占地300畝,擁有110多個品種,30,000余株牡丹的西柏坡牡丹園,每年的4--5月牡丹盛開時,舉辦牡丹節。
西柏坡紀念館是中國革命舊址紀念館。西柏坡在河北省平山縣內,是解放戰爭后期中國共產黨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1958年,因修建水庫、革命遺址搬遷。1970年開始,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進行復原建設,復原總面積為16,440平方米。1977年,新建西柏坡紀念館,建筑面積為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舊址和紀念館同時開放。
該館藏品原件較多,革命文物有2,000多件,其中一級品8類15件。基本陳列有革命遺址復原陳列和紀念館輔助陳列。復原陳列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董必武的舊居,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中共中央九月會議會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中共中央接見國民黨和平代表舊址等。紀念館輔助陳列,通過文物、文獻、圖片、資料,系統形象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領袖們在西柏坡期間的革命實踐活動。
風土人情。西柏坡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鳳凰山、臥虎山、唐塔垴、將軍坡、母親嶺、驢山等都有著美麗動人的傳說。西柏坡人杰地靈,中央各部委曾在這里工作戰斗過,是新中國誕生的搖籃。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716.html
西柏坡在哪里?西柏坡屬于哪個省?西柏坡在哪個省?
相關西柏坡,西柏坡在哪里,西柏坡屬于哪個省?西柏坡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